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展在济南开展
2013年10月18日上午8:30,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山东省勘察设计协会、《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联合主办,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承办的“历史的建构——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展1990-2013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建筑艺术展”在山东省济南市龙奥金座开展。
杨慎、彭一刚、魏敦山、崔愷、周畅、王世农、宋守军、申作伟剪彩
中国艺术节作为我国最高级别的艺术盛会,自1987年起至今已举办九届,是具有全国性、群众性的重要国家文化节日。它以活动为平台,展览为引擎,既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也推动举办地的经济发展。第十届中国艺术节首次加入建筑类的学术展览与论坛,记录当代建筑优秀作品,解读作品背后的创作理念,完成对中国当代建筑的梳理及展示,推动建筑艺术的未来发展。
展览开幕式由策展人《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主编、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教授彭礼孝先生主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杨慎先生,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宋守军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彭一刚先生分别致辞。杨慎、彭一刚、魏敦山、崔愷、周畅、王世农、宋守军、申作伟为展览开幕剪彩。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杨慎先生致辞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宋守军先生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彭一刚先生致辞
之后,各位嘉宾参观了展览。展览以时间为线索,以建筑的草图、模型图和建成实景照片为叙述表达形式,全景式呈现1990年——2013年中国建筑的发展状况。同时,展厅中播放全国八十位具有时代代表性和学术代表性的院士、建筑师的采访视频影像,记录他们对以往建筑创作的回顾,当下个人建筑实践的状态和对未来建筑行业的展望。对历史的回顾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前行,正如周畅先生所说,全球化语境带来更多自由的建筑创作平台,此次展览让我们定位历史,使中国建筑师在继承与发展中更加贴近地域文化,以创新精神迎接未来中国建筑发展的辉煌。
杨慎先生与彭一刚先生在展览现场交流
宋守军先生与崔愷先生参观展览
“历史的建构——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展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建筑艺术展”展览现场
“历史的建构——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展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建筑艺术展”展览现场
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创作论坛
2013年10月18日上午9:30 ,“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创作论坛”拉开帷幕。论坛由《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执行主编柳青女士主持。周畅先生、申作伟先生分别致辞。周畅先生说,中国的建筑正在探索发展中,在把握历史的同时不断创新才能迎接中国建筑未来的辉煌。申作伟先生说,此次展览和论坛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建筑创作优秀作品的集中展示,为中国当代建筑艺术创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史料基础,必将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
《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执行主编柳青女士主持
“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创作论坛”现场
“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创作论坛”现场
彭一刚院士发表题为《建筑与建筑艺术》的主题演讲。建筑设计首次纳入全国艺术节表明建筑艺术正在逐步受到社会的重视。现在,中国建筑师的地位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建筑师成为艺术圈子中的活跃分子,建筑艺术受到社会方方面面关注。在未来,中国建筑必将有更好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彭一刚先生演讲
周畅先生发表题为《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创新》的主题演讲。他的演讲分为四部分:第一,建筑的精髓是对城市文化底蕴的具体体现。建筑是城市物质实体的主体,是城市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文化构成中,建筑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第二,对建筑创作的理解要回归建筑创作的基本要素——实用、经济、美观。创新并不是单纯的形式突破,而应该综合性地统筹策划,在解决好适用功能的前提下,去创造充满新意的建筑形象。第三,保护城市记忆的基本手法是保护城市的文化依存。我们可以把城市比作一个容量巨大的信息硬盘,在它的库存里保留着文化的密码和脉络,这些是城市宝贵的文化资源。第四,再塑城市崭新形象的基本对策是注重城市设计。城市设计要从大环境入手,要注重规划,坚持整体协调的原则,体现开放、共享的理念。城市设计中的单体建筑要注重在群体中的位置,注重定位,扮演好角色,做到不抢戏、不搅局。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周畅先生发表演讲
孟建民先生发表题为《简形建筑》的主题演讲。“细节是上帝”、“少就是多”是国际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名言,经常被建筑师引用。极简主义从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逐渐形成,从绘画、摄影、雕塑到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弥漫开来。与古典主义不同的是,极简主义更具难度和挑战。虽然形式、材料与颜色都极其单纯,但细节和局部值得推敲是简形建筑的特点。孟建民先生以简形建筑案例说明纯粹的空间体验与感受带给使用者的震撼。随后,他深入阐述自己在渡江战役纪念馆项目、玉树地震遗址纪念馆项目、南通基督教堂项目中运用的简形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创作中,从无到有,从粗略到精致,从笼统到明确的过程中并不难。但化繁为简,精炼提纯更加困难。作为简形建筑,简易、辩证是理念,简化是创作方法,简形是结果。
全国建筑设计大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孟建民先生发表演讲
郭明卓先生发表题为《地域性与现代建筑设计》的主题演讲。他的演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建筑的可能性。视觉冲击并不是建筑设计的唯一可能性,创新性、商业性、标志性、高技术性、绿色环保性和地域性等等都是建筑的可能性。第二,地域性是基于现在建筑设计的理念性逻辑思维性而产生的一种可能性,反映出不同地域特有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对建筑的影响。第三,在特定的设计条件下对地域性的强调可以成为建筑创作的一条成功之路。
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广州市设计院顾问总建筑师郭明卓先生发表演讲
倪阳先生发表题为《纪念广场的人民性》的主题演讲。他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建筑实践阐释设计理念。主展馆设计以一个3%-5%的坡度,营造建筑空间的心理暗示,表达悲愤的情绪。胜利广场作为一个整体序列的延续,为参观者提供一个舒缓情绪的场所。在商业气氛浓厚的环境下,设计一个具有纪念仪式性的广场,更应注重从空间上体现建筑设计的节奏变化。
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建筑师倪阳先生发表演讲
申作伟先生发表题为《新中式建筑的创作探索》的主题演讲。结合自己的建筑创作实践,他阐述了新中式建筑创作方面的理念。第一,建筑设计发展的趋势是更加本土化与人性化。第二,从我国建筑设计发展的历程角度,新中式建筑有其发展的必然性。第三,创作的理念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而需要挖掘更深层次哲学意义。
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申作伟先生发表演讲
在论坛的研讨环节,各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与执业状态的转变”,“当代中国建筑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全球语境下中国建筑师的角色定位”和“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建筑创作与机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几个议题展开讨论。
学术研讨分为两场,第一场由孔宇航先生主持,主题为“时代变迁下的当代中国建筑”。柴裴义先生说,中国的建筑师要有一种很强的责任感,我们拥有难得的机遇,行业未来必将蓬勃发展。赵冠谦先生说,中国的建筑实践经历了从功能到性能的跨越,从物质到精神的需求,从简单的技术到高科技的发展。郭明卓先生说,在现代主义指导下的创新更为合理,挖掘中国文化的内涵,让建筑设计有独特的地域性,走一条建筑设计的成功之路。崔恺先生说,这次展览的时代性和建筑性十分强。他认为,随着年代的发展,建筑会越来越国际化、时尚化。他以不同体制、性质的设计机构的发展和特点分析行业状态。在设计管理与设计实践中,中国建筑师仍然没有足够的话语权。他呼吁社会重视勘察设计,推动优秀建筑师的成长和未来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周畅先生说,由于工作的原因,他有幸参与了中国建筑发展的30年。经历了从只举办国外建筑设计师作品研讨会,到国内外合作项目的研讨会,再到频繁举办本土建筑设计研讨会,中国建筑师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他认为,中国建筑发展需要平等的竞争平台,防止片面化。在建筑评论时,请保持耐心,客观与实事求是。孟建民先生认为,中国建筑需要“全过程设计”,从设计的提高,设计服务的提高,得到甲方与社会的认可。周恺先生认为,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与现代绘图手段让建筑师迎来了更大的发展。
孔宇航、赵冠谦、崔愷、郭明卓、柴裴义、周畅、孟建民、周恺(从左至右)参与研讨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孔宇航先生主持研讨
全国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赵冠谦先生发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崔愷先生发言
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周恺先生发言
第二场学术研讨由倪阳先生主持,主题为“机遇与挑战下的当代中国建筑”。倪阳先生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建筑师要何去何从?有的人以国际视野投射建设设计,掌握先进理念从而思考问题,有人从本土望向国际。如何定位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建筑师需要坚守自己。汤桦先生说,城镇化使我们思考如何沿承农耕文明的民居建筑方式,以最小的能耗,创作出最纯粹的作品,这与建筑大师追求纯净的境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周方中先生通过ppt和视频动画与大家分享在建筑设计实践创作中的宝贵经验。魏敦山先生认为,建筑应具有理性与和谐,综合的全面的充分运用技术、材料,建筑创作的创新应更理性、更美好。时匡先生说,此次活动让建筑师们共襄盛举是行业蓬勃发展的证明。建筑师更加应该兢兢业业,做好自己手上的工作。吴国力先生认为,此次“历史的建构——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展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建筑艺术展”的成功举办具有非凡的意义,值得建筑同仁铭记。现在,中国建筑师面临巨大的挑战,在现代设计中如何将传统文化传承,值得每一位建筑师思考。
倪阳先生主持,汤桦、周方中、吴国力、魏敦山、时匡(从左至右)参与讨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体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建筑学会理事魏敦山先生发言
全国建筑设计大师、苏州科技大学教授时匡先生发言
全国建筑设计大师、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首席总建筑师周方中先生发言
CBC总顾问(China Bvilding Centre)、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吴国力先生发言
深圳市汤桦建筑师事务所总建筑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汤桦先生发言
让我们回归平静的心态,理性思考,共同努力,共同携手,在未来中国的建筑发展中从寻求突破,引发世界的关注。本次“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创作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嘉宾合影
附:
邀请嘉宾
政府及行业领导:
杨 慎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
周 畅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王世农 山东省委外宣办主任、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十艺节组委会宣传部副部长
靳奉祥 山东建筑大学校长
宋守军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
毛志兵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吴国力 CBC(China Building Centre)总顾问、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王相夏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设计处处长
周德顺 济南城乡建设委员会勘察设计处处长
邀请嘉宾:
彭一刚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
魏敦山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体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建筑学会理事
崔 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
赵冠谦 全国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
时 匡 全国建筑设计大师、苏州科技大学教授
周方中 全国建筑设计大师、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首席总建筑师
柴裴义 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
孟建民 全国建筑设计大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
周 恺 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郭明卓 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广州市设计院顾问总建筑师
倪 阳 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建筑师
孔宇航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汤 桦 深圳市汤桦建筑师事务所总建筑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彭礼孝 《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主编、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教授
申作伟 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
柳 青 《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执行主编